佳博体育首页平台登录-手机应用

图片
图片

报警不再难 执法更规范——敦化市公安局扎实推进如实受立案“码上监督”工作

作者: 本报记者 广辉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会精神和省公安厅关于受立案“码上监督”工作要求。敦化市公安局针对群众上门报警“易漏管、难监管”这一执法难题,从全面强化“事前源头关、事中监督关、事后考评关”入手,着力规范处置群众上门报警警情处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市局各办案单位共录入群众上门报警警情76起,其中:治安案件受案15起,刑事案件立案57起,报警纠纷3起,较去年同期提升8%。

 

强化事前源头关,“三项制度”规范群众报警处置。


    
为努力实现群众上门报警后“接警扫码、处警规范、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范,市局制定下发了《敦化市公安局群众上门报警接处警工作规范》,并统一场所设置,36个基层所队案件受理室全部设置在各单位值班室,统一规范标识牌和相关制度流程图,进一步规范“五个当场”要求的落实载体。在上门报警处置上,强化“五个必须”要求,即“接报警必须主协办民警双人制,警情必须录入接处警系统,接报警录像必须上传至音视频管理系统,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必须上传至警综平台,接报警回执文书必须当面交付当事人”,着力避免群众上门报警警情网下流转的问题。实行扫码登记。市局所属各派出所、执法大队接警区(室)或接警大厅门前张贴群众报警自助服务平台“码上监督二维码”,24小时受理群众上门报警、求助,报警人扫码登记后,由首接民警正式进行接报警登记,接报警信息自动流转至办案平台。通过回溯式管理,使群众上门报警自动留痕,管理更加规范高效。落实首接责任制。市局明确要求接待群众上门报案应当由民警进行,不得由警务辅助人员进行。首接单位和首接民警应当严格履行首接责任,规范受理群众上门报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坚决杜绝“冷、横、硬、推”等现象发生。因工作交接、岗位调整等原因需将接报案件移交其他民警办理的,首接民警应当及时向报案人说明情况,值班民警不得以自己不是首接为由,拒绝继续完成接报案后续工作,使群众报警求助“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强化事中监督关,“四查机制”开启全新监管模式。


    
市局建立“日巡查、周通报、月研判”制度,常态开展警情巡查、监测,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网上实时巡查。借助网上督察信息平台和警综平台,对各单位案件受理室内接待群众情况进行监督,通过群众反映内容甄别是否为群众报警,重点监督接警民警是否落实了“五个当场、五个必须”要求。8月,通过网上督察信息平台监督接待群众情况160起,核实为群众上门报警的72起,对5起未落实“五个当场”要求的全部督导整改完毕。补立案件审查。对各单位呈报的补立案件进行回溯式监督,重点审查补立案件原因,甄别是否属群众上门报警案件,是否属于不破不立、不结不受案件,是否属于未及时在执法办案闭环管理系统中流转的案件。今年共监督补立案件1起,补登群众亲临报警警情1起。报警录音筛查。在市局案件受理大厅和36个基层所队案件受理室全部安装电话录音盒和录播主机,实现电话同步录音、监听、回放查询等功能。每天依托电话报警数据,结合“查监控、回访报警群众”等方式,重点筛查群众电话报警后不登记不回复的情况。个案倒查问责。根据省厅“一次通报、二次诫勉谈话、三次问责”的刚性规定,对在受立案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单位和民警,除全局通报外还要取消评先创优资格,情节严重的还将给予纪律处分。并通过办理信访、督察投诉案件,强化个案监督,对形成投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倒查。今年共通过以上渠道倒查案件1起,发现执法问题1个,下发执法通报1份。


 
强化事后考评关,“一案四评”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对群众上门报警后如实受立案的案卷,均按照“一案四评”考评机制做到“每案必评”。办案单位法制员自评。办案单位法制员依据省厅下发的“千警阅万卷”审件评查标准,逐案核查案件证据规格,逐项勾画案件取证要件,前移责任端口,进而提升案件质量。法制员例会互评。在市局每月召开的法制员例会上,各办案单位法制员交叉阅卷,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法制大队点评。法制大队随机抽取例会案卷,对案卷中存在的事实不清、程序违法、定性错误、裁量失当等问题分析点评、提出整改意见。信访案卷必评。出台《敦化市公安局信访案卷考评办法》,将群众上门报警后的案卷纳入每月执法质量考评内容,通过查看信访档案、查看案件材料、查看案件相关音视频证据、回访或约谈信访案件当事人对案件进行全方位考量和审视,集中发现执法问题。今年以来,共评查群众上门报警流转为案件的案卷70件,发现并整改执法问题95个。

 

 

版块推荐

法制时间轴

图片

省内要闻

图片